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
排名推广
免费投放
留言
留言
投稿分享
投稿分享
 
 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地摊资讯 » 地摊经验 » 正文

社科院企业复工调查报告:四大行业冲击最大,民企最焦虑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0-04-16  来源:地摊货批发网  作者:地摊库  浏览次数:1908
核心提示:【如需制作广告录音,请联系客服微信/电话:13591164880】 文/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-浙江大学社会学系“企业开工调查课题组”为了解与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给企业正常开工/营业带来的影响,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、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团队与澎湃研究所共同设计了问卷,在网上通

文/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-浙江大学社会学系“企业开工调查课题组”

为了解与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给企业正常开工/营业带来的影响,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、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团队与澎湃研究所共同设计了问卷,在网上通过滚雪球抽样法,邀请全国的企业家开展了企业开工力调查。本次调查关注企业开工的动力、能力、活力。调查于1月30日16点上线,截止到2月4日晚24点,共回收有效问卷1826份。我们于2月1日发布了第一期报告,是国内最早的基于微观数据的分析报告之一。今天我们基于更大的样本,发布第二期报告,从更多的角度分析疫情给市场主体带来的影响。_

第一期报告回顾

第一期报告里,我们的初步分析发现是:

疫情造成了一定的悲观和观望预期。近七成被访者认为无法正常开业将会造成较大的损失,而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他们只能承受两周以内的延期开工。疫情本身尚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,但悲观和观望情绪需要采取实际行动缓解。

有接近六成的企业正在或预期可以在2月14日开工/营业,生存压力是最主要动力。而对于另外的四成企业,他们预期无法正常开工主要是对疫情的担忧和人员返回的限制。

目前的重点首先来自预期管理,包括对疫情何时结束、物流人流何时恢复的判断;其次是现金流、员工工资、还贷等迫在眉睫的纾困问题;最后是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一些“老毛病”。

面对可能的损失,企业的应对方式以被动的防御性自救措施为主,并期待政府采取措施减轻直接压力,如减免企业税费等。

疫情比较明显地打击了企业的预期“活跃度”,相比过去,企业在招聘员工(-12.2%)、购买设备(-11%)和原材料(-7%)等方面的意愿均出现了下降,而贷款(+6.6%)、借款意愿(+8.3%)的上升则反映出企业在资金方面压力的增加。但另一方面,企业主对本企业发展形势的信心略强于对宏观经济的信心。

第二期报告全览

报告要点解读

01民营和个体经济在诸多指标上受到疫情的影响都更大。例如,民营和个体经济企业预期开业延迟的比例远高于国有企业;虽然观望情绪在各所有制企业普遍存在,但他们对2020年经济形势判断的悲观程度也最高。

02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是薄弱群体。个体户的抗压力最弱,而小微企业的开业预期最低。员工数量在8人以下的小微企业主对2020年持谨慎乐观或非常乐观的比重仅为15.08%,比员工数300人以上的企业主低了13.3个百分点。小微企业的最为迫切的需求来自资金压力。

03大中型企业在用工和社保方面压力更大。规模在20人以上的企业中,有超过半数希望政府推行灵活的用工和社保政策;他们的复工迫切程度也相对更高,有超过40%期待政府能够准确评估疫情扩散风险,对风险小的企业准予开工。除普遍性的资金压力外,相对来说,大型企业期待政府开通更多线上服务的比例最高(28.38%),比中小规模企业均高出十余个百分点;他们对恢复物流的迫切性也明显高于小微企业。

04线下销售是重灾区。例如,线下销售为主的企业开工预期要明显晚于线上销售企业,它们对贷款、纾困等金融服务有着更多的需求。以C端客户为主的企业。以C端客户为主的企业的开工预期要明显晚于G端和B端客户为主的企业,有近四成期待出台刺激政策;线上B2C企业更期待物流通道的恢复。G端客户为主的企业对损失的预判相对乐观。

05不同行业受疫情冲击程度不同,诉求也有差异。冲击最大的是农牧业、建筑、住宿餐饮和教科文卫。金融业对于线上政务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。在开工时间方面,制造业、金融业以及农牧业更加期待政府能够准确评估疫情扩散风险,对风险小的企业准予开工。而批发和零售、房地产、租赁、商业服务以及住宿餐饮业更希望政府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。

06企业自身基础影响“后疫情时代”的开业预期,但悲观情绪普遍存在。例如,过去三个月活跃度更高的企业,预期可以正常营业的比例也更高;但对于疫情带来多大损失的预期判断上,不同活跃度的企业,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,各自组内的差异都不大。在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上,不论以国内市场为主与否,线上与否,还是营销渠道,都没有实质差别。

07疫情的发展是影响企业主信心的重要因素。确诊病人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,企业主的“焦虑指数”增加0.18分;焦虑每增加1分,对2020年经济形势的信心就减弱0.25分(满分5分)。防控疫情依然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。

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明确指出,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,有序恢复正常生产,既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好保障,又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。只要政策及时、精准、有力,依然有可能接续疫情之前经济发展的动能,保证全年经济平稳运行。

三条政策建议:

1.既要看到问题,也要看到希望,而希望的关键在于预期管理。虽然企业的预期“活跃度”出现下降,但疫情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结构。

2. 既要有普惠性政策,也要有精准的专项政策,尤其是及时安排针对疫情的专项纾困政策。

3. 既要采取供给端的政策,也要采取需求端的政策。首要是逐渐恢复物流,合理恢复人流。对于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融资要给予特殊政策,尤其是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灵活优势。

报告详细内容

一、哪些企业在疫情中受损更严重

面对疫情,不同企业在2月14日能否正常开业的预期存在一定差异。从所有制看,正常开业比例最高的是国有企业,为82.52%。其后依次为外资企业(80.17%)、民营企业(60.40%)、集体企业(39.29%)、个体户(30.30%)。不难发现,民营和个体经济企业的经营影响度是极为严峻的。

线下销售为主的企业开工预期要明显晚于线上销售企业,以C端客户为主的企业的开工预期要明显晚于G端和B端客户为主的企业。从经营特征看,企业开工在市场(国内还是海外)维度的分化不如营销渠道(线上还是线下)和用户(B2G、B2B、B2C)上明显。具体而言,海外市场型企业开工比例仅比国内市场型略高近八个百分点(67.08% vs 59.10%),但线上模式比线下高11个百分点(69.77% vs 58.16%),B2G比B2B和B2C分别高出1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,在统计上也呈现显著差异。进一步分析表明,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中,在线模式在2月14日开业的比例更高(70.54%),但是以海外市场为主的内部差异不大(64.71% vs 67.72%)。

个体户的抗压力最弱,B2G型企业对损失的预判相对乐观。在认为难以正常开业的企业中,个体户认为在疫情中受损程度最高,平均得分高达4.11(最高5分)。其后依次为民营企业(4.07)、外资企业(3.48)、集体企业(3.40)和国有企业(3.10)。在经营特点上,是否海外市场和是否线上销售的损失程度差异均在3.81-4.00之间,差异较小,但在客户端上的差异明显,即B2G型企业最低(3.56),B2C最高(4.14)。

小微企业的开业预期最低。结果显示,能正常开业比例最高的是规模较大的企业(301-1000人),为77.56%。其后依次为21-300人(63.90%)、8人及以下(43.38%)、9-20人(48.61%)的企业。

不能按期开业受到的损失预期上,所有规模的企业之间的差异并不大。从低到高以此为301-1000人(3.71)、8人及以下(3.97)、9-20人(4.01)、21-300人(4.01)。

在行业上,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农林牧副渔(53.60%)、建筑业(46.69%)、住宿餐饮(46.20%)和教科文卫(45.85%)。我们还着重考察了制造业、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企业。结果显示,制造业中64.21%的企业能够正常开业,并认为不正常开业受损度为3.98;信息服务业中64.80%的企业能够在2月14日正常开业,并认为受损的程度为4.02;金融业中81.6%的企业能够正常开业,其受损的程度相对较低,为3.35。

过去三个月活跃度更高的企业,可以正常营业的比例也更高;但不同活跃度的企业,对于受损程度的判断没有差别。和第一期报告相同,企业活跃度通过过去三个月内是否开展“招聘员工、购买设备、购买原材料、投放广告、发布新产品/服务、申请银行贷款、其它方式融资/贷款和对外投资”等活动数来测量。以企业过去3个月的活跃度来测算,呈现了活跃度程度越高,能正常开业的占比越高的特征。过去三个月,低、中、高活跃度对应的正常开业占比分别为56.79%、61.85%、74.47%。不过,对于无法正常开业受损的预判,不同活跃度的企业认为受损程度的预判均高于3.5分,没有显著差异。过去三个月,不同活跃度企业认为的受损程度预判依次为3.85、4.13、4.01。由此可见,疫情使得企业活跃度和经营关联度下降。

二、哪些企业主在疫情中最焦虑

民营和个体经济的悲观程度最高,而观望情绪普遍存在。面对2020年的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,民营企业(18.27%)和个体户(15.66%)持谨慎乐观(4分)或非常乐观(5分),均低于国有(34.97%)和外资(22.41%)。同时,它们的悲观比重分别达到了62.49%和53.03%。“不好说”(3分)的比重在所有企业中均处于19%-31%。

在企业类型上,小微企业总体乐观程度要明显低于大中型企业。其中,员工数量在8人以下的小微企业主对2020年持谨慎乐观或非常乐观的比重仅为15.08%,比300人以上企业主低了13.3个百分点。不过,不论企业属于什么市场类型,营销渠道、客户类型和活跃度,都表现出了程度相当的形势判断,在统计上缺乏显著差异。

不同行业对2020年经济形势的乐观程度也存在差异。比较发现,电力、煤气、水(35.18%)、居民服务、修理业(27.87%)、采矿业(28.00%)、建筑业(26.70%)、农、林、牧、渔(26.40%)排在前五位,排名靠后的为住宿餐饮(18.35%)、金融(18.40%)、租赁商业服务(17.81%)、科教文卫(16.62%)。

在疫情发生后,企业主对现金流、违约金、还贷、交付订单、员工安全和物流运输等八个方面都感到压力,我们在此基础上建立疫情压力综合指数(8-40分)。统计分析结果表明,民营企业和个体户的综合指数分别为28.73和28.28,明显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(20-25)。其中,民营企业在现金流、支付员工工资和获取新订单的压力感最强,个体户在员工安全和还债上压力最大。在企业规模上,员工数9-20人的企业压力最大(28.47),3001-1000人的企业最小(26.01)。此外,与对2020年经济总体形势判断类似,企业的疫情压力在经营特征的的三个维度上缺乏明显的差异。

不过,企业疫情压力在行业上的差异不可忽视。通过比较发现,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批发和零售(29.87)、制造业(29.30)、住宿餐饮(28.65)、建筑业(28.51)、信息服务(28.34),压力最小的是金融业(22.85)和电力、煤气水(25.28)。和乐观程度的结果相比,总体上疫情压力大的企业主乐观度偏低。

最后,我们通过对晚开工承受时长来衡量企业的抗压力。总体而言,企业类型、规模和经营特征都表现出了抗压力的差异。民营企业和个体户能承受晚开工“1-2个月”的比重分别为40.79%和40.40%,高于国有企业(28.67%),但低于集体企业(46.43%);小微企业(8人以下,39.34%;9-20人,43.80%)承受“1-2个月”比重高于大型企业,在其他规模企业组别上的差异不明显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线上和线下销售企业的抗压力差异不大,国内市场型企业的承受力弱于国外市场型。以“1-2个月”为例,前者比后者低10个百分点(9.83%)。与此相似,B2B(40.87%)要强于B2G(30.32%)和B2C(39.85%)。在线上渠道为主的企业,不论是B2G还是B2B,其承受力都相对较大,表示能撑“1-2个月”的占比在40-55%之间;但在线下渠道为主企业略低于40%。

除了以上企业层面对焦虑的关系分析,我们还考虑到宏观的疫情发展态势(各省区确诊病例增幅)、群体社会心态(baidu疫情搜索指数)和地区(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、东北)对企业主焦虑的可能影响,故将其纳入多元回归模型(采用lasso回归)。

结果显示,国有企业、大型企业对2020年的经济形势更乐观,民营企业较不乐观,综合压力也更大,而区域的疫情变化对2020年总体经济形势预期和抗压力总体有抑制作用。

三、企业最需要哪些政策支撑

面对复杂的疫情,广大企业主对政府的经济政策有着相当的期待。总体而言,呼声最高的政策依次是:减免企业的税费(74.28%),推行灵活的用工与社保政策(53.50%),评估疫情扩散风险、对风险小的企业准予开工(39.43%),以及提供贷款、纾困等金融服务(39.05%)。而对于恢复物流通道(30.28%)、出台刺激政策(29.03%)、开通更多线上政务(15.66%)、以及扩大投资与上项目(7.01%),企业主当前的期望并不高。这种差异,值得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给与积极回应。

进一步分析表明,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经济政策有着差异化需求。超过四分之三的民营企业(78.97%)和外资企业(76.72%)期待减免税费政策的出台,该比例高于其他类别企业。在疫情面前,民营企业和个体户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,有42.80%的民营企业和37.88%的个体户希望政府能够提供贷款、纾困等金融服务。此外,在恢复物流通道方面,外资企业(48.28%)表达了较高的诉求;而44.76%的国有企业则期待政府能够开通更多线上政务,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。

从企业规模上看,对比小微企业,中等以上规模企业在用工和社保方面可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。规模在20人以上的企业中,有超过半数希望政府推行灵活的用工和社保政策(21-300人,58.41%;301-1000人,53.14%)。另外,他们也更加期待政府能够准确评估疫情扩散风险,对风险小的企业准予开工(21-300人,42.52%;301-1000人,41.91%)。

虽然企业主们对线上政务的总体需求水平不高,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较大型的企业中(301-1000人),期待政府开通更多线上政务的比例达到了28.38%,比中小规模企业均高出十余个百分点。此外,较大规模企业对物流通道也有着更高的需求。在大型企业中,有39.27%期待物流通道的恢复,明显高于21-300人企业(31.31%),以及小微企业(22.53%和28.31%)。

就减免税费政策而言,对于以线下客户为主的企业尤其如此(总体比例为75.19%,相比于以线上客户为主的68.60%)。而不论线上线下,B2B的企业都更加期待税费的减免(总体比例80.02%,相比于B2G的71.81%和B2C的63.31%)。此外,对比线上业务(32.56%),以线下业务为主的企业对贷款、纾困等金融服务有着更多的需求(40.11%)。而B2B(38.69%)和B2C(41.53%)的企业,较之B2G的企业(34.04%),也更多地需要政府在金融方面予以支持。另外,刺激消费政策可能会为线下B2C企业提供更多助力,这一类型中有39.38%的企业期待着刺激政策的出台;而线上B2C企业则更加期待物流通道的恢复,比例达到了45.88%。

最后,不同行业对于经济政策也有着特殊的需求。数据表明,采矿业(52.00%),交通运输、仓储(50.74%),农林牧渔(47.20%),制造业(41.40%),批发和零售(39.05%),以及电力、煤气水(38.89%)是最期待恢复物流通道的六个行业。而金融业对于线上政务的需求程度则明显更高,达到了38.40%。

另外,在开工时间方面,制造业(46.50%),金融业(46.40%),以及农、林、牧、渔(43.20%)更加期待政府能够准确评估疫情扩散风险,对风险小的企业准予开工。而批发和零售(41.24%),房地产(40.18%),租赁、商业服务(36.30%),以及住宿餐饮(36.08%)这四个行业,则更有可能通过政府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获得收益。

注:报告:集体署名的“企业开工力调查”课题组。

(“企业开工力调查”课题组成员: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范晓光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吕鹏、澎湃新闻记者柴宗盛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苏振昊、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张忠继。)

 
 
[ 地摊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相关评论

©版权所有2009-2022 www.ditanku.com 地摊库地摊网_地摊货源网_地摊货批发网_地摊库地摊库:『www.ditanku.com』 这里是的地摊库,这里都是热爱摆地摊的朋友,分享摆地摊经验,分享摆地摊销售经验。 百度统计

蒙ICP备14002268号

公网安备 21021702000168号